每一座城市和每一片土地都有屬于自己的歷史,但在現代化的進程中,城市的很多記憶來不及消化就被快節奏沖走了,取而代之以嶄新的摩天大廈,當時代的記憶都消失不見時,城市的根在哪里?城市又剩下了什么?
每一座城市和每一片土地都有屬于自己的歷史,但在現代化的進程中,城市的很多記憶來不及消化就被快節奏沖走了,取而代之以嶄新的摩天大廈,當時代的記憶都消失不見時,城市的根在哪里?城市又剩下了什么?
面對這樣的困惑,No Rocket工作室開辦了一個名為“A, Bo, C”的workshop,為期兩天,No Rocket的創辦人——意大利插畫師、視覺設計師Francesco Zorzi和十三位參與者,設計了一組只屬于博洛尼亞這座城市的字母,而他們的設計靈感源于博洛尼亞的歷史、風物和老建筑,再這些經過個人的體悟和創作,更體現出了人與城市的關聯。
在Francesco Zorzi的帶領下,十三位參與的專業平面設計師、字體設計師以及愛好者,一同探索英文字體設計的可能性。英文字母有著無限的可能性,不同的組合方式就能創造出不同的單詞,而字母并不僅僅是簡單的圖形符號,它是表達溝通的介質,同樣也是傳遞價值觀的工具,這也正是workshop以字體設計為主的原因。
博洛尼亞豐厚的歷史遺產為workshop的參與者們設計新字體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參與者們改變了以往看待城市、建筑和裝飾的方式,將城市看做是一大型的拼貼畫,隨意從城市中摘取設計元素,博洛尼亞隨處可見的柱廊、鐵藝裝飾的窗戶,錯綜復雜的街道,都融進了參與者設計的字體中。
參與者們也發掘出了博洛尼亞的很多秘密,從飲食到建筑,從文化到軼事,從涂鴉到書法,從紡織物到紅磚墻,從教皇的宣言到古老的劇院,博洛尼亞的過去和現在沒有被粗暴地割裂,反而有著一定程度的融合。
字母L的設計,便很好地詮釋了博洛尼亞這座城市過去與現在的關系。字母L的靈感來自博洛尼亞市中心鎖匠街(Via Clavature)附近一家店的店面招牌,那家店原本是專賣瓷器和水晶Porcellane Cristalli,而現在已經被改建成了Levi’s的專賣店,雖然店鋪改了,但城市的過去與現在在招牌上的字母L上重疊和融合了。
和No Rocket平時所一貫堅持的用鉛筆、顏料、紙而非電腦來創作一樣,Francesco Zorzi和參與者們也選擇用手去創作和思考,因此,我們便能在參與者的字體設計中看到豐富多樣的創作手法,參與者們通過丙烯酸顏料、剪紙甚至紡織品將平面設計變成了有形的作品。
A by Elisa Sangiorgi / Little Choir of Antoniano
字母A的靈感來自意大利的安東尼亞諾童聲合唱團,該合唱團是意大利著名的童聲合唱團之一,由當時正年輕的指揮家Mariele Ventre于1963年成立于博洛尼亞,該合唱團至今仍然保留著舉辦意大利金幣兒童歌曲大賽的傳統,比賽自1960年在博洛尼亞舉行,至今已有50多年歷史。
B by Francesca Belloni / Mortadella Announcement
字母B的靈感來自教皇于1661年發布的一則申明,描述了17世紀博洛尼亞出產的香腸的重要性,以及相關的稅收政策和違規處罰。
C by Francesca Belloni / Caccianemici
字母C的靈感來自中世紀時期博洛尼亞最有權勢也最富有的一個家族的住宅,住宅外面的金屬柵欄上裝有尖刺,為的是防止有人翻墻進宅。
D by Marco Trevisani / Wall iron decoration
字母D的靈感來自博洛尼亞隨處可見的柱廊中的一個掛在墻上的幾何形狀的鐵藝裝飾。
E by Scilla Alberini / Theater Duse
字母E的靈感來自博洛尼亞這座音樂之都中最古老的劇院之一——Duse劇院的招牌,自17世紀以來,該劇院就一直很活躍,18世紀的時候更是以當時最偉大的意大利女演員Eleonora Duse之名改名了。
F by Francesca Belloni / Tapestry Museum
字母F的靈感來自博洛尼亞的掛毯博物館,館藏超過6000件紡織品,是意大利擁有紡織品收藏量最大的博物館之一,除了各種紡織品之外,還收藏有很多織機。博物館由Vittorio Zironi創建于1946年,但遺憾2015年的時候博物館就倒閉了。
G by Elisa Sangiorgi / Margherita Gardens
字母G的靈感來自博洛尼亞的Margherita花園,花園初建于1975年,花園的名字是以瑪格麗特王后(Queen Margherita)命名的,因此字母G上有瑪格麗特王后的胸像,同時,字體的造型還借鑒了當時常用的字體。
H by Giorgia Renzi / Iron window fence motif
字母H的靈感來自鐵藝裝飾的窗戶,設計師通過旋轉、鏡像等手段提取出了字母H,當然也可以看成字母B或字母X。
I by Chiara Bagnardi / Iron Window fence motif
字母I的靈感同樣來自博洛尼亞鐵藝裝飾的窗戶,不過更多是以背景的形式出現在設計中的。
J by Scilla Alberini / Bologna streets
字母J是從博洛尼亞的街道和大學里張貼的海報、涂鴉中獲取的靈感,設計師從城市的地圖和電影院、劇場等的傳單中剪出碎片,精心地拼貼出字母J。
K by Christian Baraldi / Bologna map
字母K的靈感同樣來自博洛尼亞的地圖,博洛尼亞的街道錯綜復雜,簡直像個迷宮,字母K就是從這些迷宮中抽取出來的。
L by Roberta Campione / Porcellane Cristalli VS Levi's
字母L的靈感來自店面招牌,曾經是賣瓷器和水晶的店,現在已經被Levi’s的專賣店所取代,但在店招牌中,字母L一直保留著。
M by Francesca Belloni / Front door stud
字母M的靈感來自柱廊的頂端,博洛尼亞的人行道均以走廊形式修筑,所以博洛尼亞也被稱為“柱廊之城”,走在柱廊之中,你會以為自己迷失在中世紀。
N by Irene Tomaini / Floor tiles
字母N的靈感來自地上大理石瓷磚的圖案,設計得像是象棋的棋盤。
O by Rebekah Paulovich / Textures
字母I的靈感來自博洛尼亞的街道,設計師用柔和的蠟筆將街道上刻著的街道名印了下來,然后剪成細條,拼貼出字母O。
P by Scilla Alberini / Column bas-relief
字母P的靈感來自從中世紀的浮雕,字母P自然是代表印刷的“printing”。
Q by Roberta Campione / Queen, front door lock
字母Q的靈感來自一個銅制的門鎖,在博洛尼亞,門上的門把手、門環等都是用金屬裝飾的,不過在這里,設計師把原本的惡魔換成了女王的形象。
R by Irene Tomaini / The Neptune Fountain
字母R的靈感來自內圖諾廣場(Piazza del Nettuno)上的海神尼普頓雕像,從不同尋常的角度觀察,設計師看到了字母R。
S by Cecilia Sabbatani / Bologna script
字母S上既有印刷的部分,也有手寫的部分,印刷部分的文字材料來自《Corriere di Bologna》等博洛尼亞本地的報紙。
T by Christian Baraldi / Terrazzo
字母T的靈感來自體磚上的圖案,在博洛尼亞隨處可見這樣圖案的水磨石地板,色彩和形狀也是五花八門,是博洛尼亞鮮少為人所注意的標志之一。
U by Scilla Alberini / Porticos & Arches
字母U的靈感來自博洛尼亞的柱廊和拱門,近40km長的柱廊讓博洛尼亞成為獨一無二的城市,甚至還被提名世界遺產。
V by Scilla Alberini / Column bas-relief
字母V的靈感來自博洛尼亞的紅磚石,博洛尼亞大多數的歷史建筑、塔樓和門廊都是由紅磚砌成的,同樣,這些紅磚也可以砌成字母V。
W by Martino Prendini / Street lamp pillar
字母W的靈感來自博洛尼亞一處路燈底部的金屬裝飾,從某些角度來說,有三只腿的獅子也蘊含著字母W。
Y by Marco di Norcia / Porticos & Arches
字母Y的靈感來自來自博洛尼亞的柱廊和拱門,這兩個博洛尼亞最最常見的建筑元素天然地就構成了字母Y。
Z by Marco di Norcia / Front wall decoration
字母Z的靈感一樣來自博洛尼亞的建筑,只要我們改變對城市、對建筑、對結構、對裝飾的看法,城市就變成了一個簡單的拼貼游戲。
0
喜歡他,就推薦他上首頁吧^_^
0371-86068866
4008887269
cndesign@163.com
CND設計網(CNDESIGN)會員所發布展示的 “原創作品/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任何商業用途均需聯系作者。如未經授權用作他處,作者將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Copyright ©2006-2019 CND設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