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后得福
摔傷后對建筑過目不忘記
據報道,這名美國年輕女子化名為“珍妮”,有一次大學放寒假時,她和家人外出滑雪,下坡途中她以高速滑出斜坡邊緣,飛至半空后跌落地上,當場不省人事。蘇醒之后,她沒任何頭昏嘔吐癥狀,只感到頭痛和肩部劇痛,隔幾天才發現嚴重脫臼和鎖骨斷裂。但此意外受傷后的數周,她的視力、認知能力和對事物的記憶,開始發生劇烈改變。她說:“我開始意識到看到的和腦內運轉的毫不相干,我還能夠清楚地記得所有我曾到過的地點,就像翻閱書本的每一頁,尤其對建筑的記憶特別深刻。”
珍妮坦言,一開始她曾有數周試圖漠視這些癥狀,但是每天起床的偏頭痛令她疼痛難忍。經過求診,醫生對她的癥狀也很困惑,于是她很快地又成為神經專家研究的對象。她說,她不但能非比尋常地準確記得所有曾到之處的細節,而且能把她看過或到過的建筑以完美的圖解形式繪出。
罕見病例
“后天學者”擬做建筑設計
歷經一年多、數百次體檢之后,珍妮被確診患有“后天性學者癥候群”。據悉,迄今為止全世界目前僅50個這種病例,并且現代醫學對這種罕見病例的起因尚不了解。許多擁有此癥的人,運用“天上掉下來的”天賦,發揮所長。
但珍妮表示,自己在大學所學的專業與藝術、建筑沾不到一點邊,所以還沒有享受到新天賦的好處,目前她做的只是一般的文書工作。不過她說或許有一天一切會改變。珍妮表示:“我一直考慮辭職,轉到繪圖、設計領域,因為我清楚自己有這方面的本事。”
如何解釋?
左腦損傷刺激右腦生長
據悉,“學者癥候群”指個人存在嚴重的智力障礙、自閉癥或其他心理疾病,卻擁有與其障礙全然相對的、不協調且驚人的某種能力。而“后天性學者癥候群”患者一般頭部曾受創傷,之后出現超凡的數學、音樂或藝術才能。盡管今天的專家們對“學者”才能有了定性的了解,但還沒有一種理論能夠圓滿解釋“學者”行為的機理和規律。最有力的解釋是,左腦的某種損傷導致了右腦的補償性生長。
就多數“學者癥候群患者”來說,他們顯示出來的才能是有局限性的,通常是以右腦半球為主的一些功能,主要屬于非符號、藝術、視覺以及動作方面的能力,具體表現在音樂、藝術、數學及其他方面。而左腦半球則主管語言、邏輯以及符號化的能力。“學者癥候群”提供了一扇人類窺視自身大腦無窮奧秘的獨特窗口。它對于大腦的可塑性,中樞神經系統的補償、增添及修補等方面的研究可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同時對于如中風、麻痹以及老年癡呆癥等多種不同病癥的了解及治療都非常重要。
0
喜歡他,就推薦他上首頁吧^_^
0371-86068866
4008887269
cndesign@163.com
CND設計網(CNDESIGN)會員所發布展示的 “原創作品/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任何商業用途均需聯系作者。如未經授權用作他處,作者將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Copyright ©2006-2019 CND設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