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原理稱為「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即「簡單有效原理」
一、奧卡姆剃刀原理簡介
奧卡姆剃刀定律(Occam’s Razor, Ockham’s Razor)又稱「奧康的剃刀」,它是由14世紀邏輯學家、圣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威廉(William of Occam,約1285年至1349年)提出。這個原理稱為「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即「簡單有效原理」。
二、泰斯勒定律在設計中的應用
引用《通用設計法則》中的解釋:「該原理的含義指的是不必要的元素會降低設計的效率,而且增加未預期后果的發生概率。不管是實體、視覺或者認知上,多余的設計元素,有可能造成失敗或者其它問題。這個法則還有美感上的吸引力,可以比喻成“剪除”設計中多余的元素,去除解決方案的雜質,最后設計會更嚴謹更純粹。」
如果要從功能相同的設計中做出選擇,那么最好選用最簡單的設計。這里所說的「功能相同」,指的是一般尺度來衡量,設計所展現的功能類似。
1. 只放置必要的東西
簡潔網頁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只展示有作用的東西,其他的都沒有。這并不意味著你不能提供給用戶很多的信息,你可以用「更多信息」的鏈接來實現這些。
案例:比如百度搜索首頁界面,提起搜索引擎,在國內都會想起百度,不僅是因為搜索內容準確及時,也因為百度搜索首頁設計簡潔,專注搜索,頁面上搜索框是最顯眼的,用戶剛進入百度首頁的時候就可以看到中間的搜索框,然后直接輸入文字進行搜索,其他相關信息被放置在不怎么顯眼右上角,而且增加了「更多產品」按鈕,給需要的用戶提供一個信息的入口。
2. 減少點擊次數
讓你的用戶通過很少的點擊就能找到他們想要的東西,不要讓他們找一個內容找得很累。
案例:比如三星充值與支付寶充值流程,如下圖所示,三星手機充值界面要完成整個的話費充值流程,需要點擊動作三次,而支付寶的充值界面完成整個話費充值流程只需要點擊一次,頁面流程更短,效率更高。因此,減少用戶的點擊次數,能提升產品的用戶體驗。
3. 減少段落的個數
每當你的網頁增加一段,頁面中主要的內容就會被擠到一個更小的空間。那些段落并沒有起到什么好的作用,而是讓顧客們知道更多他們不想了解的東西。
案例:比如雅虎搜索首頁界面,雅虎跟谷歌和百度一樣,是做搜索引擎的,而且是做的最早的一家,可是現在卻沒有谷歌和百度使用的人多,有部分原因在于首頁設計的失誤上。大家都知道谷歌和百度首頁最顯眼的就是搜索框,沒有太多的干擾信息,而我們看看下圖中的雅虎首頁,最大片的內容區域給了各種新聞和廣告,最重要的搜索框在頂部所占的位置卻很小,用戶本來是搜索內容的,進入首頁卻看到大段的無關信息,干擾了用戶的正常操作。
4. 「外婆」規則
如果你的外婆(其他老點的人)也能輕松的使用你的頁面,你就成功了。
案例:比如微信的設計,據英媒《金融時報》近日報道,微信活躍用戶已近10億人,微信超過55歲以上用戶僅占1%,但考慮到多達2億的老年人口,這部分用戶的增長潛力巨大,微信也越來越關注如何服務好老年用戶,比如開通語音和視頻聊天功能,提升通話穩定性和質量等。在發紅包上,老年用戶的活躍度甚至超過了95后,月均發送25次紅包。從以上數據來看,微信是符合此原則的。
5. 給予更少的選項
做過多的決定也是一種壓力,總體來說,用戶希望在瀏覽網頁的時候思考的少一點。我們在展示內容的時候要努力減少用戶的思維負擔,這樣就會使瀏覽者使用更順暢,心態更平和。
案例:比如谷歌與雅虎首頁,谷歌和雅虎都是國際著名的搜索引擎,兩者對于信息的檢索能力是一摸一樣的,但是,兩者中間使用最多的還是谷歌瀏覽器,原因就在于谷歌專注于搜索,頁面上展示的也只有搜索框,用戶打開頁面直接搜索內容就可以。而雅虎的頁面信息相比谷歌信息實在太多了,頁面上大部分內容都是新聞資訊,搜索反而弱化了,過多的信息很容易讓用戶迷茫。
三、寫在最后
以上就是我對于「奧卡姆剃刀原理」的理解以及其在日常設計中的用法,希望對大家有點啟發,同時歡迎大家與我們進行交流探討。
0
喜歡他,就推薦他上首頁吧^_^
0371-86068866
4008887269
cndesign@163.com
CND設計網(CNDESIGN)會員所發布展示的 “原創作品/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任何商業用途均需聯系作者。如未經授權用作他處,作者將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Copyright ©2006-2019 CND設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