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劉輝平:當前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人們對于精神境界與藝術美感的追求也隨之提高,向往回歸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諧?!盎仨憽ぷ匀恢馈笔沁@一普世需求的回應,它傳達出來的概念是讓藝術回歸自然,讓生活藝術化。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6月18日,簡一“回響·自然之道”藝術展(深圳站)在深圳EPC藝術文化中心正式拉開帷幕,楊韜、李見深、馬占春、陳瑞等20位中國當代最杰出的藝術家,攜數十件總價值將近5760萬的藝術作品參展,以藝術向自然致敬,給觀眾帶來一場回歸自然的藝術盛筵。
當天下午,香港漢為建筑室內設計事務所創始人、設計總監劉輝平現身EPC藝術文化中心,與A963記者暢談他心目中的自然與空間的關系。
香港漢為建筑室內設計事務所創始人、設計總監劉輝平
【A963】:本次藝術展以“回響·自然之道”為主題,您如何看空間與自然的關系?
【劉輝平】:當前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人們對于精神境界與藝術美感的追求也隨之提高,向往回歸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諧?!盎仨憽ぷ匀恢馈笔沁@一普世需求的回應,它傳達出來的概念是讓藝術回歸自然,讓生活藝術化。
空間是自然的一部分,是大自然中一個點,自然和空間是有機的整體,并沒有明顯的界線。自然之物有著天然樸素的氣質,稍加改造和修飾就能夠產生質樸美感,把自然引入空間,能使空間呈現更自然親切并蘊含生趣。
【A963】:在室內設計中,如何實現自然和空間的融合?
【劉輝平】:我們需要大自然開闊與長養的胸懷,讓自然之物以最合適的方式在空間展現,這就是空間與自然的交流與對話。自然和空間沒有界限,它是一個整體,室外的自然材料也可以成為室內裝飾。誰說室外之物不能“登堂入室”?若心存定見與固勢,則難以在創作中取得突破。那些成就斐然的大師們,大多不拘一格,敢于挑戰世俗成見。
【A963】:將自然引入空間,是否即是“借景入室”?
【劉輝平】:正是這樣。中國園林建筑的藝術高度世所公認,自古以來便擅長以借景、造景手法,創造出園林的自然之趣。思考一下,園林為什么要有漏窗,要做窗花?讓外面的自然進來,讓我們的眼睛看出去,眼中所見,皆是如畫般卻更生動的景致。巧妙的借景,令空間與自然渾為一體,即使在室內也如身處自然之中。
【A963】:借景入室手法在現代的應用情況怎么樣?
【劉輝平】:用一些最自然的元素和材料來表現我們內心想要的東西,不只是建筑與室內設計師們在踐行。目前中國的各行各業、各個領域,都已經意識到這一理念,創作出很多令人驚艷的作品,深圳“設計之都”的表現亦是可圈可點。這一源自中國的設計手法也正在國外得到越來越廣泛的認可與實踐。
【A963】:現在的城市寸土寸金,人們居住空間普遍不足,借景入室會不會增加空間負荷?
【劉輝平】:在空間里引進自然,與空間的大小沒有關系,而與人的心態有關。人們對藝術與美的追求不會變,在未來,藝術一定會逐漸平民化,走進尋常空間,生活與藝術、藝術與自然的距離進一步縮小。
以我自己的工作室為例,建筑面積才80多平方米,相對大公司來說很袖珍,但是我想要的都在里面。透窗可見風景,“外來”的石頭、樹木增添著原生態的野趣。這里是一處靜心之所,我希望我的客戶、朋友,甚至是競爭對手到來后,都能夠處于靜心的狀態。當空間回歸自然,環境就會有感染人的力量。
【A963】:本次“回響·自然之道”藝術展上,著名陶藝家李見深、著名雕塑藝術家楊韜等藝術大家都有帶來精彩的作品展示,您對哪件作品印象最深刻?
【劉輝平】:楊韜老師的《石頭的旅行》讓我印象很深。這件作品是把石頭劈開以后,抽取其中一部分,我們看到的也是其中一部分,與我在辦公室運用的設計元素有點類似??床坏讲槐硎静淮嬖冢貧w生活,尊重自然,我們會發現自然。
楊韜作品《石頭的旅行》
【A963】: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作品讓您印象深刻的嗎?
【劉輝平】:《石頭的旅行》是最抽象的,其他展品如《平行密碼》則比較具象。它是個佛像,所謂“平行”,寓意佛經里眾生平等的概念,大自然中,人與人是等高的,并沒有高下之分。藝術家的表現手法很特別,狹長的側面成為視覺焦點,容易讓觀眾忽略真正的意圖所在——正面,一番不解之后見到佛像才恍然大悟。這種手法我們都似曾相識,平常事物以不平常方式表現,往往會帶給我們更深的思考和啟發。
楊韜作品《平行密碼》
【A963】:對于此次“回響·自然之道”藝術展,您有什么感想?
【劉輝平】:李見深、楊韜、陳瑞等藝術家都是當代著名的大師,他們的實力參展,展示了他們對自然的洞察與創見,也給了我們另一個渠道去解讀美和藝術,去體會、感悟自然,追求美好而敢于實踐。相信觀眾都能從中有所獲益,不虛此行。
我每去中國的一座城市,都會去參觀博物館,那兒有我們的前輩在有限的歷史條件下創造的珍貴文物。人們對美的欣賞、領悟能力并非生而有之,大多數藝術展、博物館都免費向公眾開放,對于普及美學教育起著重要作用。也要感謝那些在生活中踐行美、在自然中傳遞美的藝術家們,是他們發現了美并升華著美。
0
喜歡他,就推薦他上首頁吧^_^
0371-86068866
4008887269
cndesign@163.com
CND設計網(CNDESIGN)會員所發布展示的 “原創作品/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任何商業用途均需聯系作者。如未經授權用作他處,作者將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Copyright ©2006-2019 CND設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