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彬,河南南陽人,現任浙江臺州章華公司品牌設計總監兼新產品科主管,所主持開發設計的產品多系列成為公司暢銷的熱門產品,被老板譽為“企業發展好幫手”。 2002年10月在浙江興業設計公司開始正式的設計之路,主要從事LOGO、企業形象、包裝與廣告等設計。 職務: 浙江章華公司品牌設計總監兼新產品科主管 南陽市生態文明促進會的藝術顧問 河南省新紀元鄉村建設規劃設計院 品牌顧問 尖荷系全國高校教育實踐運動的實戰導師 7歲
劉彬,河南南陽人,現任浙江臺州章華公司品牌設計總監兼新產品科主管,所主持開發設計的產品多系列成為公司暢銷的熱門產品,被老板譽為“企業發展好幫手”。 2002年10月在浙江興業設計公司開始正式的設計之路,主要從事LOGO、企業形象、包裝與廣告等設計。
職務:
浙江章華公司品牌設計總監兼新產品科主管
南陽市生態文明促進會的藝術顧問
河南省新紀元鄉村建設規劃設計院 品牌顧問
尖荷系全國高校教育實踐運動的實戰導師
7歲時,我就離開父母,跟外公、外婆一起在縣城里讀書,因只能每個周末回一次家,那時候,以為我出生的付莊就是老家;17歲時,我到信陽學習美術設計,覺得南陽就是我的老家;剛到浙江工作的最初幾年,每年只回1次家,當汽車駛入“河南”省界,我的心就立馬激動起來,這個時候我都會向老板報喜:我平安到家啦! 簡言之,伴隨著我的成長,老家是個逐漸擴大的圓心,無論我走多遠,只是半徑的變化,卻是根本,是個讓我魂牽夢縈的地方。
記憶里,老家留給我的印象很深刻,小時候,那時每次回家,左鄰右舍的爺爺、奶奶、叔、伯、姑、嬸的笑容與招呼:“劉彬回來啦!”說實話,這聲音雖并不能百分百傳導到耳鼓,但對我來說已經非常響亮,它,帶著溫度,永遠留在了我的記憶中,每當想起家鄉,這個聲音就在腦海里回蕩。
有時候我開玩笑說:“白天忙他鄉,晚上思家鄉。”可能是有“聽力障礙”的緣故吧,我對外界的融入感不是太強,因為沒有人耐心用文字和我交流,我也不明白別人在講什么,在這種情況下,我的孤獨可想而知。不過,慶幸現在通信、社交工具的發達,讓我在千里之外可以觸摸家鄉的脈搏,工作之余,我會利用網絡關注家鄉,關注家鄉的師友,看看能不能為家里人做點什么。
我老家在中原地區,四季分明,冬天雖不像東北那樣賊冷,但零下幾度是常有的,鄉下都要用火盆取暖,家人一刻沒注意,我就趴火盆里了,當時醫療條件也不好,用藥也不規范,傷害了聽神經,我的聽力漸漸下降,直到世界越來越安靜。由于是個漸變的過程,對我的心態沒有什么影響,相反,聽力障礙屏蔽了外界紛擾,讓我更專注于寫寫畫畫,涂抹我的人生藍圖(笑)。當然也不是沒缺憾,我最初的理想是當個企業家,創造響當當的產品,帶富一方人民,包括現在這個理想還沒有完全放棄,但是,好像困難不小(笑)。
求學路上,由于我聽不到,大部分時間,我同別人交流都是根據“口型”猜,應該說,我人生中受到身邊人的關愛還是比較多的。而走上設計這條路,一是得益兒時外公的支持鼓勵,他是個建筑師,常常用專業知識指導我,另外,學校老師也一直很關照我,鼓勵我發揮藝術特長!尚崢老師,孫曉燕老師,李一冉老師都是我一路上的良師。沒有他們的指導與培養,就沒有我的今天。
讀初中時,我的數學孫老師就說:“孩子,你有藝術特長很難得,讀高中考大學你學習上會有很多障礙,也許藝術設計更適合你,有沒有考慮過?” 我當時,還想往企業家的方向走呢,后來就聽取了孫老師的建議,考取了信陽商校裝潢設計專業,跟著名畫家李一冉老師學習系統的藝術與設計,2001年畢業后沒有找到工作的方向,當時正是電腦介入設計行業的變革時代,很迷惘,又開始學習電腦操作。我曾北上干過建筑工地,描過古建筑彩繪,直到2002年10月到浙江興業設計公司上班,才開始了正式的設計之路,主要從事LOGO、企業形象、包裝與廣告等設計。
最初開始上班,我連蘋果電腦都不會操作,老總洪薇女士卻對我悉心指導,作為回報,我一直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真誠做人,精心做事,一直干了5年,我服務的客戶一直是最穩定的。漸漸的,我在臺州市黃巖區企業圈獲得了上好的名聲,常有企業家慕名而來,這一時期我的專業水平得到了鍛煉和提高,所主持開發設計的產品多系列成為公司暢銷的熱門產品,被老板譽為“企業發展好幫手”。
不到30歲就當上品牌設計總監,這些首先源于老板對我的信任,給我提供了很好的平臺。章華公司38年專注耕耘于染發行業,這種企業精神本身對我就是個鼓舞,讓我也學會了專注。我這個人有時候形容自己,就像北方中原的土地一樣平坦踏實,所以我一直是以實際行動來努力的,一套新產品開發, 要考慮銷售渠道,產品定位,消費層次,商品價格,行業競爭,生產成本,企業生產條件等,很長一段時間我白天工作,晚上在辦公室思考,如何能更好表達產品賣點?準確地展現產品定位?怎么能傳達更好的產品形象?由于公司優異的產品品質,我設計的包裝總能受到市場的歡迎,慢慢賣火,艱辛更多是一種方向和技術上的探索,或者是藝術感覺的培養和提高,又或者說是持久的專注?
一路走來,我不覺得自己有什么成功,剛工作那會一心想在設計界出人頭地,越干得久越覺得自己和名家的差距大,所以不能談成功的,只能說心理成熟一些,不渴求成功了,更能尊重從大師到平凡人,一個賣菜的老伯,他的菜攤很整潔,擺放有序,有的果上帶葉留花,我都很敬重他,有種認真的態度,這是精神之美! 至于榮譽,最近一年受邀擔任了南陽市生態文明促進會的藝術顧問和尖荷系全國高校教育實踐運動的實戰導師。
最初主要幫我的小學啟蒙老師設計《賒店六小》的校徽,宣傳部門《厚重賒店》《大碼頭》,鄉村文化《蘭馨書院》《文化周莊》,城市形象《南陽城市名片》《南陽生態名片》等作品,算是我閑暇時一種思鄉的表達,滿意度可能還差強人意,但也都是我的盡心之作,能為恩師為家鄉做事是開心愉悅的。
2015年農歷新年到來之前,我為家鄉送上一份特殊的禮物:“南陽12地名片”,是當時最大的心愿,也是對家鄉情感的表達。
我們都知道,南水北調工程多年來淅川人為一泓清水作出巨大犧牲,所以構思淅川縣的名片時,我用乳房樣的水滴,來表達其核心水源地的重要地位,提醒大家要飲水思源,勿忘淅川人民的付出;外地人提到南陽,會想到南陽產玉,而鎮平素有中華玉都之稱,所以我用玉器彰顯玉都鎮平的特色地位;方城在外通俗品牌是燴面,但作為文化地標,我最終選擇了它是絲綢之路源頭的獨特性;鄧州作為習近平主席的祖籍地,用習字的根雕狀的形態,習氏之根來展現鄧州的文化名人特色。等等,不一一贅述。
能結緣新紀元鄉村建設規劃院,得益于家鄉的鄉賢陳濤先生,他出身農村,有過鄉鎮工作經歷,后在京十幾年,又到一上市公司做高管,有詩人情結,近年鄉愁越來越濃,常回老家,并和家人一起在老家建起了一座周莊文化大院,隨后時常關注農村變化和農村政策,又與北京三農大師一起學鄉建并參與到“愛故鄉”的事業中來,認識了溫鐵軍、賀雪峰、張孝德、何慧麗、劉忱、邱建生、黃志友、李昌平、孫君、禹明善等一大批熱愛三農的老師……從鄉愁到愛故鄉,從愛故鄉到搞鄉建,一步步走來,很有意義!陳先生利用他的人脈、經驗、知識、閱歷,在家鄉搭建了美麗鄉村建設平臺,隨后就有了“河南省新紀元鄉村建設規劃設計院”,我個人也生于農村,有濃厚的鄉土情結,希望身體力行做點有益的事,寄托對家鄉的思念,參與其中是自然而然的,我很榮幸。
藝術設計與時代息息相關,設計的高度可期,但可遇不可求。目前,個人成就還談不上,但在專業上,我始終要求自己保持人文情懷,5年廣告公司,10年企業,包括業余為家鄉所做,都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這是讓我感到稍稍滿意的地方。未來,最大的期許是能拜行業頂級大師為師,學習專業知識,提高專業素養,創作出更好的作品,上帝不讓我聽天籟之音,那我就在視覺領域創造美吧!
(監制:李銘 責編:郭培華 采編:王輝 設計:張景彥)
0
喜歡他,就推薦他上首頁吧^_^
0371-86068866
4008887269
cndesign@163.com
CND設計網(CNDESIGN)會員所發布展示的 “原創作品/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任何商業用途均需聯系作者。如未經授權用作他處,作者將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Copyright ©2006-2019 CND設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