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敏捷,言語犀利,丁未的大腦就像裝了芯片一樣,不僅信息量大,而且運轉高速。在與本報記者的對話中,他不僅談到了對工業設計的獨到見解,而且對筆記本電腦未來設計元素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雷同將使設計的價值消退
中國計算機報:設計的邏輯跟生產制造的邏輯是不一樣的,怎樣才能通過融合,讓設計價值變成商業價值?
丁未:設計本身就可以產生商業價值,而且價值的產生不依賴于現有的制造企業。美國的《連線》雜志講過這個問題,新的制造革命就是讓生產的流程更加向設計流程靠攏,將一些對產品的想法通過數字化的手段實現,這種實現方式目前已經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尤其是在服裝時尚領域。目前,在工業制造領域,大多數企業也是在逐步向商業價值和設計價值融合的方向轉變。
此外,設計類企業確實跟制造類企業有區別,所以直到今天,發達國家也沒有出現規模很大的設計公司,因為設計業務有其獨特性。很多國內的設計公司都希望把自己弄成一個巨無霸,做成一個大型的平臺,我認為這一條路可以探索,但也充滿了不確定性,因為設計首先代表的是差異性,設計者對差異性的大量復制,勢必會造成設計的雷同,而雷同將會使設計的價值慢慢地消退。
中國計算機報:有一些大型的電腦公司,擁有100多人的設計團隊,但要設計一款筆記本電腦產品的時候,還是要去找第三方的設計公司。你對這個現象有什么看法?
丁未:其實各個大公司的內部都有專門的設計中心,這些設計中心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不是完成概念設計的工作,而是完成概念設計以后、跟生產實踐銜接的這一部分工作,這類設計中心相當于工程中心,專門設計工程化的東西,所以一些筆記本電腦企業還需要跟獨立的第三方設計公司去合作。
現在筆記本電腦設計當中最缺的是概念設計,設計類專業在中國剛剛興起,設計師的創意是建立在對很多學科專業知識了解的基礎之上的。在意大利,設計院校和專業要求設計系的學生先具有其他工科學位以后,才能在研究生階段去學設計,或者完成建筑系的課程以后才去學設計,不是一開始就去學設計。
中國計算機報:你覺得像一些品牌筆記本電腦企業,想要有自己的設計戰略的話,需要怎么做比較合適?
丁未:筆記本電腦公司既要開放前端也要開放過程,還要開放它的目標。筆記本電腦企業要與設計公司從研究設計戰略就開始討論,有以下幾個步驟:第一步是要有設計的想法,第二步是從想法到概念,第三步到原型,第四步才是從商業行為的角度討論如何實現設計。現在的問題是,設計師經常是只談設計想法,設計想法可以天花亂墜,五年十年以后才可能實現,沒有人踏踏實實地把想法變成一個概念,概念其實是結構化的想法。
真正的筆記本設計還沒出現
中國計算機報:服裝、消費品行業設計的商業價值更明顯一點,而像筆記本電腦的設計,可能會受到技術的約束。從十幾年前開始,筆記本電腦就已經是目前這種形態了。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
丁未:我個人認為,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的設計空間沒有真正打開,還沒有真正的設計出現,多數的設計師受到傳統設計思維的局限。筆記本電腦最早的設計靈感,是想把它放在一個小箱子里,設計師的概念是有一個箱子能夠裝著計算機去旅行,這是筆記本電腦的初始形態。現在的問題是,筆記本電腦的設計行為還沒有展開,設計人員思維相對比較狹隘。
中國計算機報:這可能需要一定的視野,做設計的人能想到的設計,技術可能實現不了;對筆記本電腦的結構或者技術比較了解的人,又局限在現在的設計上面。
丁未:我不想評論怎么設計,因為涉及到一些設計的技巧。我舉個例子,你看看音箱的設計,是不是走出了傳統思維的局限?現在的音箱有的像高跟鞋,有的用壁掛,設計師用很多獨特的造型,來對聲音效果進行設計。
中國計算機報:你認為現在是筆記本電腦設計實現突破的時候嗎?
丁未:我覺得新的筆記本電腦設計,應該是完全不考慮今天筆記本電腦是什么樣,要把現有的設計徹底忘掉,不應該延續現在的筆記本電腦設計,按照固定的長寬高比例和有限表面顏色去定式操作,那樣的設計是不會得到消費者青睞的。
中國計算機報:現在之所以有這樣一個固定的設計模式,是上游企業造成的嗎?
丁未:產生這種固定設計模式的原因是社會的富裕程度還有限,人們還處在一個溫飽的水平,導致了設計的想象力局限性。消費者買任何一個產品的時候,不是把它作為一種消費品去看待的,而是作為一種生產工具,用筆記本電腦是為了工作,是為了保證自己的工作飯碗不丟,增加自己工作的安全性,這使得消費者只會選擇某些特定設計的機型,也造成了筆記本電腦設計的局限性。
0
喜歡他,就推薦他上首頁吧^_^
0371-86068866
4008887269
cndesign@163.com
CND設計網(CNDESIGN)會員所發布展示的 “原創作品/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任何商業用途均需聯系作者。如未經授權用作他處,作者將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Copyright ©2006-2019 CND設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