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經典,就是無論何種事務,它有其自己的獨特性和價值,并生生不息的流傳后代,反映時代的進步和其它不可代替的作用,為世人所享受和敬仰。這次選出的二十世紀中國十大經典標志就是這樣一類讓我等敬仰的經典。在評選之前,我們列出了三點遴選標準:1、標志具有相當的美感,它反映自己所處的時代特征,并且經得起后世的推敲;2、標志本身具有廣泛的影響力,標志所代表的品牌也要有相當的影響力;3、標志所代表的品牌具有相當的生命力。這三點齊全了,方有機會入甄選之列。下面就請欣賞AD518評出的二十世紀中國十大經典標志: 二十世紀中國十大經典標
設計者:
陳玉昶(1912-1969)
設計年份:
1949年
入選理由:
經典中的經典
標志說明:
中國鐵路標志由工人、火車頭與鐵軌的斷面相融合而成的。設計師匠心獨運,將“工人”兩個漢字刻意地進行藝術加工處理,合二為一,構成火車頭和鐵軌斷面的形象,使工人、火車頭、鐵軌三位一體,行業屬性躍然之上,形象、簡潔、明快,凝練概括,挺拔堅實,寓意深刻。
歷史故事:
1949年1月,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鐵道部(軍委鐵道部)成立。5月,軍委鐵道部發出通知,在全國征集新中國鐵路的路徽圖樣。在一個月的時間里,就收到應征圖案達3200多件。鐵道部對篩選出來的圖案進行審查后,呈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暨財經委員會批準,才確定了所選定的圖案式樣。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同日,中央人民政府鐵道部成立。 1950年1月19日,鐵道部發出“制定中國人民鐵道路徽圖案式樣分發全國各鐵路一律制用”的鐵道部令。這項部令頒布了中國人民鐵道路徽標準式樣圖案和胸章、帽徽、紐扣、會場及建筑物裝飾圖式的比例尺寸,并對路徽圖案的含義專門作了說明:“”代表機車正面;“”代表人民;“”鋼軌的橫斷面代表鐵道;整圖意義:表示人民鐵道。
1950年1月22日,《人民日報》發表了鐵道部公告,確定采用陳玉昶設計的圖案,作為中國人民鐵道路徽。公告中還公布了中選名單和獎勵數額:第一名陳玉昶,酬小米 800斤;第二名顧刻,酬小米 500斤;佳作廬鶴春、馮敬修,各酬小米100斤。
經典指數:★★★★★
二十世紀中國十大經典標志之六
中國銀行 Bank of China
設計者:
靳埭強(1942- )
設計年份:
1980年
入選理由:
中國現代化企業形象的經典
標志說明:
中國銀行是中國金融商界的代表,要求體現中國特色。設計者采用了中國古錢與“中”字為基本形,古錢圖形是圓與形的框線設計,中間方孔,上下加垂直線,成為“中”字形狀,寓意天方地圓,經濟為本,給人的感覺是簡潔、穩重、易識別,寓意深刻,頗具中國風格。
歷史故事:
中國銀行是中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商業銀行,目前擁有遍布全球28個國家和地區的機構網絡,其中境內機構超過10000家,境外機構600多家。
隨著業務的發展和管理的改進,中國銀行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進行CI設計工作。1980年,中國銀行香港分行與12家中資銀行推行電腦化聯營,以靳埭強先生為首的靳與劉設計顧問有限公司接受委托設計行標。行標設計是將古錢幣與“中”字結合,賦予簡括現代的造型,表現了中國銀行資本、銀行服務、現代國際化的主題。
中國銀行的商標,在20世紀80年代首先在香港使用,并在1984-1985年左右應用到內地的中銀。1986年,中國銀行總行選定了此設計為行標。這是近代中國商標的典范。事實上,這也是中國銀行業史上第一個銀行標志。后來工商銀行等銀行商標,雖由國家級專家設計,評價者普遍說是受中銀的標志設計的影響。
“中國銀行”四個字是郭沫若的手筆,經“靳與劉”略作修改,成了金字招牌。
經典指數:★★★★★
二十世紀中國十大經典標志之七
健力寶 Jianlibao
設計者:
陳新金等
設計年份:
1984年
入選理由:
見證新中國體育的歷史
標志說明:
健力寶標志整體是字母“J”,“J”字頂頭的點像個球體,是球類運動的象征,下半部由三條曲線并列組成,像三條跑道,是田徑運動的象征。從整體來看,那個字的形狀又如一個做著屈體收腹姿勢的體操或跳水運動員。整個商標體現了健力寶與體育運動的血脈關系。
歷史故事:
健力寶誕生于1984年,含有“健康、活力”的保健意義。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后一炮走紅,被譽為“中國魔水”。作為中國第一個添加堿性電解質的飲料,健力寶率先為國人引入運動飲料的概念。二十多年來,健力寶積極回報社會,推動民族進步,當之無愧肩負著作為民族品牌的重任;與體育結緣,贊助體育賽事是健力寶作為運動飲料特性的集中表現,2008年底,健力寶成為廣州2010年亞運會指定運動飲料,健力寶把握市場脈搏、借亞運會將展開一系列體育營銷,全面打造運動飲料知名品牌。
1984年,在參與健力寶產品開發的過程中,陳新金醫生自告奮勇設計商標,請自己喜愛書法的哥哥將“健力寶”三個字寫在一張宣紙上,三水酒廠廠長李經緯又請縣里的廣告公司設計出一個由中國書法與英文字母相結合的商標圖形。這個新商標的誕生在1984年的商品大潮中可謂石破天驚,它在當時陳舊、雷同的中國商品商標中算得上是鶴立雞群。
經典指數:★★★☆☆
二十世紀中國十大經典標志之八
北京亞運會會徽 11th Asian Games Beijing
設計者:
朱德賢
設計年份:
1985年
入選理由:
長城雄風 中華氣概
標志說明:
第11屆北京亞運會會徽圖案中除亞奧理事會會徽中的太陽光芒外,以雄偉的長城組成”A”字。長城是中國古老文明的象征,”A”是英文Asia的縮寫,二者結合,代表在北京舉行的亞洲運動會將成為聯合亞洲各國人民的紐帶。長城圖案還構成”Ⅺ”字,表示本屆亞運會時第11屆。
歷史故事:
1985年5月,第十一屆亞運會組委會通過《人民日報》向國內外發出征集會徽和吉祥物的啟事。當時在上海工業大學當老師的朱德賢也參與了征集,他設計的會徽是ASIAN(亞洲的)字母“A”的變體,像萬里長城。經過激烈角逐,他的設計入選了前三名。
于是,會徽和吉祥物設計的前三名作者都來了北京,準備接受下一輪‘審議’。朱德賢的”A”字長城標在送審時評委的意見很尖銳,說長城沒有出頭,就是閉關鎖國。在修改過程中,朱德賢就讓它出了一點頭,這樣子,也很像羅馬數字里的‘XI’(契合十一這個數字)。當時另外兩位會徽設計者看到這個說明詞和改動后的稿件,都覺得自己的設計無望了。
經典指數:★★★★☆
二十世紀中國十大經典標志之九
李寧 Li-Ning
設計者:
潘殿偉(1962-)
設計年份:
1990年
入選理由:
中國本土企業標志設計的經典
標志說明:
李寧的LOGO代表了三層含義:第一是紅旗的一角,代表國家榮譽;第二,是“LN”的變形,代表李寧,第三體現了李寧體操運動員的特質,就像一個松鼠在樹枝上的平衡和敏捷。
歷史故事:
1990年,李寧做了一個品牌標識征集的活動,結果上萬件作品從全國各地踴躍寄來。與此同時,廣州新境界的潘殿偉給李寧寫信,提出一定要用CI戰略來包裝產品,最終這種理念為對方接受。最后的結果是,在最終的六個備選作品中,李寧選擇了新境界的作品。
這件作品成為了李寧的LOGO。隨著時間的推移,它也成為了中國本土企業標志設計的經典。當然,它也一直面對著與耐克類似的質疑。一個故事是,2001年,李寧的一位市場部高管去日本足協訪問,拜會當時日本足協主席川淵三郎。這位市場部高管帶了一個李寧的足球,當做禮物送給川淵三郎。接過足球的川淵三郎說了一大推話,后來翻譯告訴該高管,川淵三郎覺得這個標識像耐克。
經典指數:★★★★☆
0
喜歡他,就推薦他上首頁吧^_^
0371-86068866
4008887269
cndesign@163.com
CND設計網(CNDESIGN)會員所發布展示的 “原創作品/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任何商業用途均需聯系作者。如未經授權用作他處,作者將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Copyright ©2006-2019 CND設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