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蘇聯航天海報設計:在整個世界被意識形態割裂的冷戰年代,蘇聯和美國也用不同的詞匯稱呼航天員:Cosmonauts,和Astronauts。Cosmonauts,直譯為“宇航員”(現在也頻繁用于非正式的稱呼中),背負的不僅僅是太空探索本身,而是民族、祖國和他們的共產主義理想——當然,還有他們自己無法左右命運的政治。蘇式的宣傳海報始于十月革命時期,目的是在文化程度比較低的群眾民眾中進行簡單、有力的鼓動和號召。這種功能性,也造就了海報的獨特美學:大膽、鮮明的顏色,簡潔有力的線條,形象突出的人物或者符號。這些符號也是經
1966年至1970之間的5年,一共1828天,是創造現代社會的關鍵部分,是引發西方世界心態上的根本轉變的時期。伴隨當時席卷全球的叛逆運動浪潮,西方反文化運動中涌現了最新潮和劃時代的時尚審美及精彩紛呈的音樂流派。“搖擺60年代”便是西方人眼中革命的代名詞,見證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新潮音樂、時尚、文學和新興科技的碰撞,并伴隨著政治地震和福利改革。
從民權,多元文化,環境保護主義,消費主義,計算器應用,集體性,再到新自由主義。此次展覽討論了當年青年文化如何促成了樂觀的理想主義。叛逆的血液流淌在那個年代年輕人的身體中,當物欲橫流,物質世界看似廣袤的表象之下,必然有人發覺物質之下徒有虛無的自身和空虛的靈魂。所以叛逆是這個時期最大的特點。
Cramer Saatchi Advertising Agency, 1969
1969年的這張 Would you be more careful if it was you that got pregnant? 海報剛出現的時候公眾被震驚到,甚至覺得這是無禮的,海報中懷孕男人的男性氣質被顛覆,而公眾的避孕傳播在當時也還是禁忌,然而,也是這種驚異的效果讓女性權益受到關注,而讓男人們開始關注意外懷孕。
Germaine Greer, The Female Eunuch,1970
Greer大概是最激進的女權主義者之一。你可以不同意她的所有觀點,但是不得不被她的毒辣和尖酸折服。Greer挑戰一切被默認為自成真理的概念和允許這些偽真理存在的男權至上的世界。她嘲笑那些偽浪漫文學的犀利堪稱書評中的經典。歸根究底,她的主要思想和所有女權的核心理念相同:女性應該成為一個獨特、自由的人。
Time, 1966
1966年,《Time》的封面調侃倫敦The Swinging City,“搖擺倫敦”么?更應該是“晃蕩倫敦”吧,搖擺并不夠暈眩。這個城市突然在音樂、時裝和電影領域爆發出了巨大的影響力。從紈绔子弟到街頭流浪漢,都想參加到這個游戲中來 。
Wes Wilson, Acid Test, 1966
Hapshash and the Coloured Coat
‘Having A Good Time’似乎是那個時代年輕人行事的準則。迷幻劑成了必需品,找不到北的同時帶來的卻是音樂、藝術、電影、文學等各類藝術形式的實驗性嘗試。在地下雜志《Oz》、《International Times》 上刊登Hapshash and the Coloured Coat給他們設計的色彩炫目的海報。
Hapshash and the Coloured Coat是1960年代末英國非常有影響力的平面設計和實驗性Avant-Garde音樂合作伙伴,他們絲網印刷的系列迷幻效果的海報有效地宣傳著當時的 “地下活動”,俱樂部,以及倫敦的音樂現場。他們給 UFO Club 和 Oz magazine設計的海報混合了瑪格麗特、馬克斯·恩斯特、耶羅尼米斯·博斯等一系列藝術家的元素,而被評論家稱為是 “Nouveau Art Nouveau” (新的新藝術)。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1967
Beatles第八張專輯《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專輯封面。這張專輯被《Time》評價為是“音樂歷程的一個歷史性的新出發點”。不論是從音樂本身還是從這張封面的設計上,這都是一張影響非常大的專輯。這張封面有著獨特的辨識度,封面上出現的名人從Beatles樂隊成員到愛因斯坦再到詹姆斯.喬伊斯、艾倫坡、王爾德……一開始在而后被移除的比如希特勒。
The Velvet Underground, 1966
The Velvet Underground對美國的Rock & Roll有深遠的影響。往后十幾年的搖滾藝人無不跟隨他們的腳步,承襲他們的意識,在那個花與和平的嬉皮年代,V.U.卻提出反時代潮流的意識,講出社會的無力感,使搖滾不再只是單純的音樂,而是充滿自省及急呼社會不平的音樂。當時只要是聽V.U.的,無不自己搞起樂隊,可見他們對當時及后世的搖滾極具影響。1966年,他們在Cafe Bizarre駐唱時認識了Andy Warhol,這位以享樂主義為目標的波譜藝術大師,他肯定商業文明所帶給人們的便利與舒適,強調藝術不應以曲高和寡為晃子,而將之商業化,使更多的人能欣賞到藝術的華麗與美妙。他不認為如此會貶低藝術的價值,這些也觀念深深影響了V.U.
以促進美國黑人民權為主導的Black Panther Party黑豹黨的海報。我們都很熟悉1960年代美國黑人民權運動,以及為世人稱頌的名篇《我有一個夢想》。然而在光榮的夢想背后,美國主流卻很少提及這場斗爭背后的血淚和犧牲掉的黑人生命。那么,從一開始的非暴力抵抗到暴力革命,在這場獲得了長遠而廣泛社會影響的運動中,不同的行動者如何用被視為草芥的生命換來了美國社會關注和變革?
0
喜歡他,就推薦他上首頁吧^_^
0371-86068866
4008887269
cndesign@163.com
CND設計網(CNDESIGN)會員所發布展示的 “原創作品/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任何商業用途均需聯系作者。如未經授權用作他處,作者將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Copyright ©2006-2019 CND設計網